欧盟拟投80亿欧元发展下一代超级计算技术
点击量:452 次
据欧盟委员会官网近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对“欧洲高性能计算共同计划“进行了升级,拟投资80亿欧元,发展下一代超级计算技术——主要是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以及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以加强欧洲数字主权,维持欧洲在超级计算以及量子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让欧洲多领域受益,从而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计划将在两方面推动欧洲在下一个超级计算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建造每秒能执行百亿亿次(10的18次方)浮点运算的超级...
《美国脑科学计划2.0》:通过推动创新型神经技术开展大脑研究
点击量:545 次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2014年启动了“通过推动创新型神经技术开展大脑研究(BRAIN)计划“,2019年正处于该计划的中间阶段。迄今为止,这种大规模的资源和时间投入在探索大脑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鉴于技术的显著进步,神经科学领域将应用这些新技术,进一步研究已知的最复杂的实体之一:人类的大脑,之前完成的计划被称为“BRAIN 1.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18年4月成立脑科学计划2...
美国AI安全委员会发中期报告:六大方向上确保美国AI优势
点击量:500 次
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在官网上发布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人工智能2020年中期报告和第三季度备忘录草案。草案建议美国从六大方向努力,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这次的草案中,NSCA在6个方向上提供了80条建议。六个大方向分别是: 在AI研究与开发方面,加强学术、政府和产业的三角联盟; 将AI应用于国家安全任务; 培训和招聘AI人才; ...
美国NIST发布《可解释人工智能四项原则草案》
点击量:737 次
2020年8月18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联合报告《可解释人工智能四项原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介绍了可解释人工智能(AI)的四项原则,它们构成了可解释AI系统的基本属性,涵盖了可解释AI的多学科性质,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心理学领域。可解释性是可信AI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的AI用户需要不同类型的解释,因此并不存在唯一的解释。“草案“提出了五类解释,总结了可解释AI理论...
我国首个面向儿童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则发布
点击量:463 次
2020年9月14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心理所等高校院所,以及小米、旷视、奇虎360、好未来、爱学习、极客邦、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人工智能企业和联盟组织,共同发布了我国首个针对儿童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则《面向儿童的人工智能北京共识》。 以...
我国学者发现大脑皮层听觉记忆相关的HB神经元
点击量:669 次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谌小维课题组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贾宏博团队、重庆大学廖祥团队合作,在大脑皮层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放电模式的神经元,表现为“整全性簇放“(Holistic bursting,简写为HB)。该神经元仅在听觉学习后出现,可能是听觉记忆的细胞学基础。研究成果以“听觉皮层单个神经元对学到的复杂声音的表征(Single-neuron representation of learn...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可对密集的神经回路全面成像的新技术
点击量:437 次
据Sciencedaily官网9月14日消息,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和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设施(ESRF)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帮助加速绘制神经回路以及最终绘制大脑图像的X射线全息纳米断层摄影(XNH)技术。 研究人员将该技术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分析相结合,可重建密集的神经回路3D图像,并对神经元进行全面分类,甚至可追踪从肌肉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单个神经元。该技术比电子显微术(EM)更具优势...
PNAS:科学家发现眼球运动能预测记忆正确性
点击量:521 次
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加拿大Rotman研究所(RRI)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眼动追踪技术,让受试者通过移动眼球来确定自己是否曾经看到过某张图像,并且其眼动模式可以预测记忆错误。 RRI的高级科学家、加拿大记忆认知神经科学协会主席Jennifer Ryan博士说:我们的发现表明,眼动在记忆提取中起到功能性作用。它可以提供很多有关某人记忆的信息。 该研...
比利时等国研究机构开发出智能人工虹膜,可矫正视力障碍
点击量:472 次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和CMST(根特大学的IMEC附属研究小组)研究出了一种嵌入智能隐形眼镜的人工虹膜,在扩大视觉清晰度、减少光差和减少进入眼睛的动态光量方面的具备潜力。性能评估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科学报告。 技术核心 人眼虹膜根据光线控制瞳孔大小,调节到达视网膜的光线量。研究出的虹膜光圈可以通过集成在液晶显示器(LCD)上的同心圆环进行调整。由于采用了超低功率设计,该镜片可工...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
点击量:447 次
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1日在杭州发布一款包含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该计算机使用了792颗由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于小鼠大脑。 据介绍,类脑计算指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构造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种颠覆传统计算架构的新型计算模式,被视为解决人工智能等领域计算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类脑计算机工作原理类似于生物的神...
共128页 <<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