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之巅3》重磅上市,预测下个十年创新的方向与前路
- 点击量:512 次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从2001 年开始,每年都会公布“10 大突破性技术“(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即TR10,并预测其大规模商业化的潜力,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重大影响。 这些技术代表了当前世界科技的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引领面向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许多技术已经走向市场,主导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
- 瑞士AlpVision SA公司将为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提供首项在线生物神经网络服务器订阅服务
- 点击量:456 次
- 6月12日,据美通社消息,瑞士信息通信技术公司AlpVision SA在2019年伦敦人工智能峰会上宣布该公司的bioserver.net计划。 Bioserver.net是一项基于生物神经网络的新云计算服务,通过整合神经细胞培养湿件、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高密度微电极阵列(CMOS MEA)硬件、信号处理软件和互联网前端技术,使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能够远程访问与硅基人工神经网络相对的真实神经...
- 从专利申请分析欧洲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
- 点击量:518 次
- 近二十年来,欧洲各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制定“尤里卡计划“,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研究与发展合作。本文则从专利申请分析欧洲各国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态势。 1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智能语音技术涉及语言学、语音学、声学、数字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众多相关基础学科,主要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语音合成三个环节。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借鉴智能语音领域专家的观点...
- 日本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
- 点击量:564 次
-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引发新的工业革命,改变人偿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冲击,在国际安全领域主要体现为军事化及其应用。从硬体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武器化将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所谓的“致命性自动化武器系统“(LAWS)可以在没有任何人为参与的情况下搜索目标并下达攻击指令。而在软体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将实现对士兵和军官“脑力劳动“的替代化,在情报分析、决策、法务、军事训练...
- 专家观点:人工智能技术集中感知层面 认知智能发展远远不够
- 点击量:459 次
-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普及应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手机上的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技术主要集中在感知层面,即用人工智能模拟人的感知能力,如听觉、视觉等。 在认知智能层面,情况怎样呢?比如,当信息进入我们大脑的时候,如何像人的大脑一样对外部的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对知识进行推理,进而使机器理解外部世界?日前,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北京一览群智数据科技有限公...
- 前瞻研究:智慧医疗机器人应用大盘点
- 点击量:479 次
- ? 智慧医疗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医疗行业中关注的热点方向。全球智慧医疗机器人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应用领域涵盖医疗手术、康复运动、医护辅助和医疗后勤等四大类,产品类型达数十种,为医护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但制造成本、安全性与稳定性、感知能力等因素也限制着智慧医疗机器人的进一步普及应用。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加速融合,以及纳米机器人等多种新型...
- CMU重大突破:无需植入芯片,大脑意念即可控制机械臂
- 点击量:482 次
- 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一组研究人员与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在无创机器人设备控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人员利用无创的脑机接口(BCI)开发出了首个成功通过思想来控制的机械臂,它具有连续跟踪和跟随计算机光标的能力。 能够仅使用思想无创地控制机器人装置将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有益于瘫痪患者和运动障碍患者的生活。 已经证明BCI仅使用从脑植入物感测到的信号来控制机器人设备的良好性能。当机器人设备...
- 英国科学家开发最新半自动机器人系统,可用于核废料拆除作业
- 点击量:474 次
- ? 6月10日,英国卡兰斯特大学在官网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研发一款半自动机器人系统,以帮助拆除退役的核反应堆。 该机器人系统使用最新的成像软件和微软的Kinect传感器,利用机械手臂识别、抓取、切割管道等物体,作业工人只需通过点击鼠标指示机器人进行操作,在无需进行大量培训的条件下即可进行核废料拆除。 目前,研究人员正进一步研究如何为机器人配备多个传感器,以便全面感知退役核反应堆内的声音和温...
-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人工合成血管系统,可驱动机器鱼持续游动!
- 点击量:394 次
- ? 英国《自然》杂志19 日发表了一项工程学最新突破:美国团队研制出一种液压液组成的人工合成血管(人造循环)系统,可以通过机械传动和电力驱动的方式为软体机器人提供动力。在对该系统的测试中,一个软体的机器狮子鱼能够逆流游动,拍动胸鳍。 科学家们对机器人动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与平衡进行过深入研究。目前的机器人一般由执行特定任务、相互独立的系统组成。例如,一种材料可能只具有电池的功能,但这也意味着升级系...
- 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成功实施
- 点击量:466 次
- 6月28日讯,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与嘉兴市第二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同时连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手术同时通过远程交替操控两台异地机器人进行了三维定位,共打入12颗螺钉,定位精准无误。 ? 来源: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