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AMiner团队联合安徽大学ICKE团队,发布美国国防科研追踪系统UNITracker v1.1
点击量:548 次
去年底,清华AMiner 团队联合安徽大学ICKE 团队,发布了美国国防科研追踪系统(网址:https://unitracker.aminer.cn)。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合先进数据分析算法的科技情报挖掘引擎,以美国国防部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公开的论文数据和资助数据、Wikipedia(获取论文数据和实验室数据)为基础,从国防研究领域、国防实验室、国防研究论文搜索、国防项目、国防机构多个维...
百度联合清华,全球首个十亿像素数据集来了!
点击量:448 次
近日,百度智能云数据众包与清华大学开展项目合作,推进全球首个十亿像素级视频数据集PANDA 的建设工作,用以支持未来在公共安全、智慧城市、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各项研究及应用。 本次项目共完成7200余帧亿级像素图片,共计超过106万张切图的数据标注工作,包括物体间关系近2万组、交互行为近20万个、移动物体轨迹点近30万组,以及数十亿3D 点云数据的语义分割及实例标注,极大地丰富了PANDA 现有数...
首个“生物医药+机器学习”大规模资源数据集社区TDC诞生
点击量:536 次
随着机器学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疗法中的应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近日,由美国多所著名大学(哈佛大学,乔治亚理工,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与医疗数据公司IQVIA 合作,发布了医疗领域内首个面向疗法的统一机器学习开源框架 Therapeutics Data Commons(TDC)。 TDC 的详细介绍论文Therap...
李德毅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如何从传统人工智能中脱颖而出
点击量:427 次
4月10日,“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在北京举办。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寿桓、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华为公司董事徐文伟等人出席了颁奖盛典。 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德毅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成为这一最高荣誉的第三位获得者。 李德毅院士在认知模型、智能控制、不确定性推理、数据挖掘、无人驾...
99%高精度、毫秒级延迟,AI便携式神经假肢让截肢14年患者运动自如
点击量:627 次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如今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四千万的截肢患者。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假肢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肢被截肢者的生活品质,但在假肢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动作延迟高、需依靠不便携带的附加设备等。 近日,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共同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便携式独立神经假肢。 研究人员通过验证NVIDIA Jetson Nano 等边缘计算平台在神经...
Nature子刊:AI人工智能算法发现165个新的癌基因
点击量:448 次
在癌症中,癌细胞会失去控制,它们快速增殖并转移到身体的其他组织,破坏器官,最终让人失去生命。这种不受控制的生长通常是由癌基因中的DNA突变累积所致,例如控制细胞发育的这些基因中的突变。但是有些癌症中只有很少的突变基因,这意味着在这些情况下,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癌症的出现。 2021年4月12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Annalisa Marsico 团队在Nature 子刊Nature ...
中国AI研究新突破:智源「悟道1.0」发布
点击量:515 次
3月20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举办“智源悟道1.0 AI研究成果发布会暨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交流论坛“,正式发布我国首个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1.0“。 “悟道1.0“由智源研究院学术副院长、清华大学唐杰教授领衔,带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100余位AI科学家团队联合攻关,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AI技术突破,形成超大规模智能模型训练技术体系,训练出包括中文、多模态...
俄研制用于太空工作的操纵机器人
点击量:421 次
俄罗斯乌斯季诺夫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开发出一种具有触觉反馈的机器人,它可以在太空和深海中使用。研制该机器人的目的是使其能以高精度和高速度执行复杂空间的操作任务。该项目的优势是样品重量轻、比功率高,并且可以配备操纵反馈传感器,包括触觉传感器。 据悉,该机器人配备了技术视觉系统,该系统可以将操纵器作为机器人系统的一部分安装在移动载体上和军事专用设备上。该机器人在太空领域可用作卫星检查器、维护和修理航...
科学家用青蛙干细胞造出了新型多功能生物机器人
点击量:513 次
去年,一个由生物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用青蛙细胞创造了一种名为 “Xenobots“ 的新型微型自修复生物机器人 —— 这种生物机器可以四处移动,推动重物,甚至可以做出群体行为。 如今,该团队在此基础上又成功开发出了新一代Xenobots—— 它们通过单细胞自动组装成身体,且组装后不需要借助肌肉细胞就可以移动,甚至还展示出了可存储记忆的能力。新一代Xenobots 机器人的移动速度更快,可...
中国或能重新定义机器人,采用全新驱动关节模式,精准度达2毫米
点击量:446 次
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工作的智能机器,通过加装传感器能具备一定的感知、决策等能力,并且还能帮助人类解决诸多问题。比如说高危工作、水底焊接、搬运超重货物等等,而最初的机器人还属于遥控机器人,从第二代开始机器人才逐渐拥有感知。直至今天已经发展为第三代机器人,并且属于智能机器人。此外在很多工厂中也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毕竟与人类的肉眼相比,机器人具有极强准确程度,尤其在一些零部件研发和组装...
共128页 <<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