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者使用脑机接口让患者感受到全息物体
点击量:569 次
作为探索神经复用(neural multiplexing)和脑机接口(BCI)实现的新感知模式研究的一部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展示了通过在混合现实环境中整合神经刺激来感受(感觉)虚拟物体的能力。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Robert Buz Chmielewski他之前通过脑机接口同时控制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两个假肢,并使用大脑信号控制这两...
突破!纽约大学张巧生等首次实现闭环脑机接口对疼痛的调控与治疗
点击量:542 次
急性及慢性疼痛长期以来困扰着许多成年人的生活。由于大脑对疼痛的调控机制异常复杂,对疼痛的诊断缺少有效的客观依据,进而导致当代社会上阿片类止疼药物的泛滥。而长期连续地药物治疗,不仅会降低止疼效果,还会带来药物成瘾以及过量使用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社会危机。因此,研究可替代药物的新疼痛治疗方法非常重要。近年来, 由于新型脑电记录技术和机器学习的长足发展,新兴的脑机接口技术给疼痛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
AI都会写灵魂Rap了?Transformer跨界说唱,节奏、流畅度都不在话下
点击量:705 次
给你一段Rap,你能看出这是AI 写的吗? 仔细品味,也能发现这段词中的美中不足之处,但这作词水平可以说是不错的。 同样的第一句,可以迅速生成完全不同的段落: 人类Rapper的双押,还是更厉害一点: 只需要给定一句输入,AI 就能生成整首歌词。从押韵、流畅度、节奏方面,基本不逊于人类Rapper。 这项研究来自港科大、清华、复旦等机构,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基于Transf...
0.08s内可挖30cm深的沙子,可模仿章鱼把身体埋入沙土,“遁地”机器人有望用于小行星取样或锚定 | 专家解析
点击量:641 次
很多人都爱玩打地鼠的游戏,这种动物的挖洞能力极强。那么,机器人是否也能像地鼠一样挖洞? 图| 挖洞机器人(来源:《科学?机器人》) 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杂志封面论文,讲的正是挖洞机器人,该研究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据悉,该机器人重780g,主要包含杠杆体、气流供应管线和密封件,其身体压力由高达150kPa 的...
跨石滩、过草地、负重12kg,UC伯克利等研发新型机器人运动算法,实时快速适应变化环境
点击量:499 次
说到腿式机器人,机器之心以前介绍过不少,如能跑、能跳、能跳绳、跨越障碍的Spot 机器狗,不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凭感觉「越野」的ANYmal 机器人、会翻跟斗的MIT 机器人,等等。 这些腿式机器人都有一定的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但还不够。腿式机器人在现实世界的成功部署需要其实时适应未见过和不断变化的场景,如多样化的地形、不同重量的负载以及不同程度的磨损。 近日,来自UC 伯克利、CMU 和FA...
蚯蚓也可以仿生:通用电气的蠕虫机器人可挖500米隧道
点击量:554 次
2021年7月12日,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所研发的蠕虫机器人进行了首次实地作业。在本次作业中,蠕虫机器人在GE位于纽约州尼斯卡尤纳(Niskayuna) 的校园内自主且连续地在地下挖掘隧道,通过自主决策,绕过小石块和障碍物,最终构建了一个直径10厘米的隧道。 这台蠕虫机器人最早公布于2020年5月,通过液体和软管来模拟蚯蚓的静水骨骼结构,而且运动方式也跟蠕虫非常相似。当机器人移动时,液...
寒武纪入局车载芯片,单芯片算力超200TOPS,云边端车协同发力智能驾驶
点击量:652 次
芯东西7月8日报道,在今天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工智能(AI)芯片公司寒武纪首次披露寒武纪车载智能芯片的关键数据。这款芯片采用7nm制程,符合车规级标准,其定位为“高等级自动驾驶芯片“。 在智能芯片论坛上,寒武纪创始人、CEO陈天石首次回应了业界对寒武纪入局车载智能芯片的猜想。会上,陈天石整体介绍了寒武纪成立以来的发展战略、核心产品定位,并详细阐释了“云边端车“最新布局。 ▲寒武纪创...
燧原科技推中国最大AI计算芯片!公布最新产品路线图
点击量:1318 次
芯东西7月7日报道,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燧原科技推出第二代云端AI训练芯片邃思2.0及训练产品云燧T20/T21,以及全新升级的驭算Topsrider 2.0软件平台。 邃思2.0是迄今中国最大的AI计算芯片,采用日月光2.5D封装的极限,在国内率先支持TF32精度,单精度张量TF32算力可达160TFLOPS。同时,邃思2.0也是首个支持最先进内存HBM2E的产品。 ▲邃思2...
为AI开辟新路径,科学家提出新型人造纳米线神经形态网络,能类似于大脑般优化信息处理
点击量:547 次
众所周知,人脑信息处理系统的复杂程度是当前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媲美的。大脑中数百亿个神经元通过神经突触进行连接,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在神经突触非线性元素和循环网络拓扑结构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大脑得以实现独特的自适应实时学习。 近年来,受大脑神经系统的启发,神经形态计算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科学家们希望可以研发出像人类大脑一样能够处理信息、拥有记忆、可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其中,神经形...
用机器“大脑”操纵活线虫运动!微型机器人新研究登Science子刊
点击量:524 次
智东西7月1日报道,给一个活体生物躯体注入机器的大脑,然后人为控制该生物的行为,已经从科幻片走入现实世界。 今日,国际机器人学术顶刊Science Robotics上最新发表的一篇新论文,描述了一种用机器视觉、运动控制和导航等算法取代线虫大脑、精密操控活体线虫运动的新方法,创造出一个不受束缚的、高度可控的微型软体机器人,并将其命名为RoboWorm。 论文链接:https://roboti...
共128页 <<  <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