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启动“地平线扫描”人工智能战略计划以确保技术优势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601 次
北约科学技术组织官网2022年5月16日报道,北约科学技术组织(NATOSTO)和北约通信和信息局(NATO NCI Agency)发起了名为“地平线扫描”的人工智能战略计划,旨在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及其潜在的军事影响。这一战略计划标志着一项北约主导的多国活动的开始,以支持北约应对人工智能的潜在军事影响,并计划活动以保持北约的军事和技术优势。一、人工智能“地平线扫描”计划基本情况上周,这两个北约实体...
新加坡发布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治理测试框架和工具集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953 次
2022年5月,新加坡发布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监管测试框架和工具集——A.I. Verify。发布该框架和工具集旨在融合测试和过程检查,促进企业和相关利益者之间透明性,从而培养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信任,同时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1、背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自动化决策。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到其产品和服务中,培养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信任对人工...
南开大学科研团队牵头完成国内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动物试验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597 次
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在北京成功完成动物试验。该介入式脑机接口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科研团队牵头与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此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介入机器人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首次在羊脑内实现介入式脑机接口据悉,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在羊脑内实现介入式脑机接口,突破了介入式脑电电极、血管内脑电采集等核心技术,完成了支架、导管等神经...
让机器人玩猫捉老鼠,清华类脑芯片再登国际顶刊Science!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827 次
芯东西6月17日报道,本周四凌晨,国际学术顶刊Science子刊公布了清华大学神经拟态芯片(又名“类脑芯片”)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研究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率队,论文作者均来自清华精密仪器系、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类脑计算研究中心。2019年8月,施路平教授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天机(Tianjic)芯”曾登上国际学术...
地平线发布国内首个软硬一体机器人开发平台Horizon Hobot Platform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506 次
6月15日消息,边缘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地平线推出国内首个软硬一体、开放易用的机器人开发平台——Horizon Hobot Platform。针对机器人开发的痛点,为开发者提供从底层计算、开发工具到算法案例的整套机器人开发服务,可有效提升机器人开发效率。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余凯宣布:“地平线成立AIoT通用机器人事业部并推出Horizon Hobot Platform,面向广泛的机器人开发者,提供...
兰德:八大新兴技术军用前景分析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995 次
2022年4月16日,美国兰德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扰乱威慑:技术对21世纪战略威慑的影响》,研究中对八种新兴技术领域的军用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分别为:(1)先进的网络战和电子战技术、(2)生物技术、(3) 决策支持系统及其技术、(4)定向能技术、(5)高超声速系统、(6)信息和感知操纵技术、(7)量子信息和传感系统,以及(8)机器人和(半)自主系统。本文详细分析列举上述技术的技术能力现状、近期和长期...
中国科协发布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508 次
6月27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发布了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30个问题难题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宣布。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l 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l 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l 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精准制备和结构调控...
意大利科技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教训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549 次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意大利通过在国家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中明确人才的核心地位,以科教融合方式拓宽专业紧缺型人才的培养渠道,在科研计划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等多种举措,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但由于经济形势欠佳和体制机制障碍等原因,意大利人才外流非常严重。本文通过介绍意大利培养和引进人才的相关做法,以及人才流失的现状与原因,希望为我国科技人才工作提供...
深度神经网络每秒分类近20亿张图像,新型类脑光学分类器芯片登上Nature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957 次
应用从计算机视觉到医学诊断的深度神经网络,通常使用基于时钟的处理器来实现,其中计算速度主要受时钟频率和内存访问时间的限制。在光学领域,尽管光子计算取得了进步,但缺乏可扩展的片上光学非线性和光子器件的损耗限制了光学深度网络的可扩展性。在这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集成的端到端光子深度神经网络(PDNN),该网络通过直接处理撞击在片上像素阵列上的光波,在它们通过神经元层传播时执行亚纳秒级图...
科技巨头抢食数字健康大蛋糕
发布人:张桂英 点击量:513 次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近日报道,数字健康管理已经成为美国科技巨头们新的业务方向,包括微软、苹果等在内的科技巨头正在该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他们在这一领域相关技术的专利数量与日俱增,力争尽快让随时随地进行诊疗与治疗的梦想成真。专利数量与日俱增近年来,美国科技巨头在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不断加大投入,也加快了在相关领域申请专利的步伐。知识产权分析团队对谷歌母公司“字母表”、苹果、元宇宙平台(脸书母公司)...
共128页 <<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