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宣布收购Alphabet旗下两家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和Schaft
点击量:553 次
软银刚刚宣布将收购Alphabet旗下两家倍受瞩目的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和Schaft。 软银集团的主席兼CEO Masayoshi Son在收购声明中表示:在如今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许多依靠人类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智能的机器人将会是把信息革命推进到下一个阶段的主要助推者。Mar和他Boston Dynamics团队无疑是机器人行业的领军者。我非常激动能邀请到他们加...
地平线AI处理器“盘古”今年投片台积电
点击量:560 次
平线机器人创始人、首席执行长余凯7日在CES Asia会上向DIGITIMES透露,其正积极推进人工智慧(AI)处理器盘古今年将投片,预计今年晚些就将对外发布,并与合作伙伴携手迈入商用。据了解,盘古芯片晶圆代工厂目前已选定台积电量产合作。 地平线机器人与中科院寒武纪目前是大陆最受瞩目的两家深度学习领域大脑芯片设计企业。余凯表示,目前他个人最看好的也是这两家NPU(Neural Process...
Bing推“视觉搜索”工具:可寻找图片中特定对象的相关图片
点击量:595 次
据外媒报道,Bing正在不断改善它的图片搜索功能。日前,Bing Visual Search(视觉搜索)就推出了一项新的功能,在搜索界面的左上方可以看到一个放大镜图标,叫visual search。用户在点击它之后可以在当前图片中框出想要搜索的对象。 Bing团队表示,这项工具在购物过程特别实用。在默认状态下,visual search工具将会显示与搜索对象相关的产品以及相关联的图片。 来源...
IBM携手百洋医药 将沃森超级电脑带给中国肿瘤科医师
点击量:505 次
据PRNewswire北京时间6月6日报道,IBM今天宣布,已经与中国百洋医药集团达成多年战略联盟,后者将通过该联盟将肿瘤学沃森(Watson for Oncology)超级电脑带给全中国的肿瘤科临床医师。 作为肿瘤学沃森在中国的主要渠道合作伙伴,百洋医药不仅将加快癌症病人使用认知技术,未来还将与IBM合作,把基因学沃森(Watson for Genomics)以及其他沃森健康(Watson...
微软计划未来三年内实现DNA存储数据的计划
点击量:545 次
最近,微软得问计算机工程师与MIT技术顾问们联合起来共享了利用DNA进行数据存储的计划,他们计划在下个10年之内建成以DNA为介质的开放性存储系统。 在1940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就提出遗传物质可以压缩成为非重复性的结构,就像非周期性结晶那样。 他的建议给予詹姆斯.沃森以及弗朗西斯.克里克以重要的启示,进而帮助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然而,虽然核酸的弦状结构用于生物体的遗传已经长达数十...
IBM宣布用最新工艺制造5纳米芯片
点击量:543 次
IBM日前在日本京都宣布,该公司研究团队在晶体管的制造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一个指甲大小的芯片上,从集成200亿个7纳米晶体管飞跃到了300亿个5纳米晶体管。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光谱》杂志6日报道,这一出色表现有望挽救濒临极限的摩尔定律,使电子元件继续朝着更小、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目前最先进的晶体管是finFET,以芯片表面投射的载硫硅片翅片状隆起而命名,其革命性突破的关键...
人工智能也能预测患者寿命 精准度与医生相当
点击量:526 次
据连线杂志报道,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使用人工智能预测人类寿命,其精准度与医生相当。人工智能通过分析患者胸部影像预测未来五年内哪些病人会死亡,精确度为69%,与人类医生判断的精准度相当。虽然预测死亡听起来让人不愉快,但研究成果可能对严重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重大影响,帮助医生对病患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研究者使用了深度学习技术,让计算机系统学习理解和分析透视影像。虽然研...
美研究人员让机器人自学如何在沙漠中行走
点击量:496 次
编程机器人其实要走在像沙漠这样的地形是很有挑战的,机器人所要面对不同大小的岩石和沙子,是无法通过预先编程来进行应对的。不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想到了让机器人自己学会如何应对沙漠环境,因此他们开发了一种廉价机器人C-Turtle,希望它能有朝一日能胜任探索火星和清除地雷的工作。 C-Turtle 可以自己学会如何处理沙漠中多变的地形环境,正如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一样,C-Turtle ...
Nature Communications:京都大学借深度神经网络破译人类思维
点击量:618 次
根据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神谷之康及其团队5月22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称,他的团队发现,可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将人类个体的大脑活动破译和解读成可理解的信号。报道称,人工神经网络利用传统算法技术制造出具有理解能力和解决难题能力的计算机软件,能够对人类的思维进行解读。 我们研究证实,深度神经网络的信号模式可以被用来识别一个人看到或想象的物体,神谷指出,解码器获得...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视网膜在视觉信号加工过程中的新作用
点击量:585 次
近日,来自昆士兰大学(UQ)的研究人员成功揭示了人眼如何计算移动物体移动方向的秘密。 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子记录技术,UQ 昆士兰脑科学研究所(QBI)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眼睛视网膜中的神经细胞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分。 Stephen Williams教授解释说神经细胞的树突(神经元上负责传导电信号的分支)在图像解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视网膜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相机,而且还积极参与了神经...
共128页 <<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