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启动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发布时间:2025-11-11

2025 年 11 月 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一、任务内容

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人工智能+制造”、智能产品装备、共性基础支撑等重点方向,发掘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强、应用落地快、典型示范好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应用,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二、推荐条件

(一)申报主体须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已列入前期揭榜优胜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等推荐单位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优先推荐创新能力突出、产业化前景好、行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

(三)鼓励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等以联合体方式申报,牵头单位为1家,联合参与单位不超过4家。每个主体牵头申报不超过3项,作为参与单位申报不超过5项。

三、工作要求

(一)请各申报主体于2025年11月20日前,在申报系统(https://aibest.caict.ac.cn/jbgs)完成注册,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

(二)请推荐单位组织各方积极参与,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于2025年11月30日前登录系统并确认推荐名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0个;对于提供相关支持举措的北京、上海、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6省(市),推荐项目数量可额外增加20个;计划单列市推荐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5个,经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报送;中央企业集团推荐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个,不占属地指标,可直接报送。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遴选入围单位,并发布入围单位名单。入围单位完成攻关任务后(名单公布之日起不超过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测评工作,择优确定优胜单位。

(四)请推荐单位高度重视揭榜挂帅工作,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产业联盟及行业协会的积极性,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好推荐工作,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为做好揭榜挂帅攻关工作,更好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请各省(市)发挥地方发展优势和特色禀赋,在政策资金支持、场景开放、应用推广等方面为入围和优胜单位予以支持。

附件:揭榜挂帅具体任务

一、产业发展底座

(一)算力

1. 大模型训练芯片

2. 大模型高效推理集群

3. 智算中心综合能效管理系统

4. 算力互联调度平台

5. 异构智算集群云操作系统

(二)数据

6. 工业高质量数据集

7. 工业人工智能数据工程平台

8. “模数共振”空间

(三)算法

9. 复杂推理大模型

10. 具身智能基础模型 

11. 智能终端端侧模型 

(四)开发工具

12. 模型迁移适配工具

13. 智能体通信工具 

14. 大模型服务及管理平台 

15. 智能体开发与应用平台

二、“人工智能+制造”

(一)原材料

16. 钢铁制造大模型

17. 化工研发设计大模型

18. 新材料研发智能工具

19. 原材料生产工艺智能优化系统

(二)电子信息

20. 芯片研发智能工具

21. CPU 多指令集转化智能工具

(三)消费品

22. 生物医药研发智能工具

23. 服装智能化定制系统

(四)通信

24. 基于大模型的无线网络仿真系统

25. 通信网络运维优化大模型

(五)无线电

26. 电磁频谱智能监测和分析系统

27. 智能化高精度无线信号识别处理系统

三、智能产品装备

(一)智能产品

28. 智能终端产品

29. 人形机器人 

30. 智能家庭陪护机器人

31. 智能冶炼机器人

32. 智能无人飞行系统  

(二)智能装备

33. 人工智能数控机床

34. 线性工程建造运维智能软件与装备 

35. 高端装备智能装配工艺系统

36. 制造装备智能运维系统

37. 电力装备智能运行分析系统

38. 基于人工智能的仪器仪表设计制造系统

(三)智能软件

39. 流体仿真智能软件

40. 结构仿真智能软件

41. 电磁仿真智能软件

42. 基于大模型的零部件设计软件

43. 软件智能开发测试工具

44. 流程工业智能生产运营管理系统

45. 工业 3D 内容智能生成与实时交互系统 

46.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四、共性基础支撑

47. 人工智能安全检测与防护工具

48. 人工智能数据智能防护平台

49. 人工智能安全评测平台

50. 基于大模型的网络安全风险诊断工具

五、其他

51. 面向残障人群的疼痛智慧管理系统 

52. 大幅面智能盲文显示设备

53. 智能康复护理床/床垫

54. 应攻关的任务

来源链接: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5/art_b54129930fc445d491797c3005d42444.html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