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梗死
麻醉,静脉
瑞芬太尼
七氟烷
介入取栓术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取栓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西宁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取栓术,其中42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常规组),42例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试验组)。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开始时(T_(2))、取栓拔管后(T_(3))、手术结束时(T_(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2、24、48 h脑损伤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常规组[100.00%(42/42)比83.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P<0.05)。两组T_(2)、T_(3)、T_(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均较本组T_(1)时升高(P<0.05);试验组T_(2)、T_(3)、T_(4)时MAP、HR、SpO_(2)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术后12、24、48 h血清NSE、S100β蛋白低于常规组[(30.12±4.26)μg/L比(35.64±5.70)μg/L、(22.69±4.01)μg/L比(26.81±5.53)μg/L、(18.71±2.92)μg/L比(21.34±4.02)μg/L,(1.19±0.20)μg/L比(1.37±0.24)μg/L、(0.96±0.13)μg/L比(1.13±0.16)μg/L、(0.80±0.11)μg/L比(0.94±0.15)μg/L](P<0.05)。两组术后12、24 h 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48 h NIHSS评分、MMSE评分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试验组术后12、24 h 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2/42)比21.43%(9/42)],POCD发生率低于常规组[19.05%(8/42)比2.38%(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4.48,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取栓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脑损伤程度,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减少POCD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