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出血
C反应蛋白
列线图
摘要:
目的基于系统性炎性指标构建老年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采集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清华大学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355例,以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49例与验证组106例,建模组根据静脉溶栓后sICH发生情况分为sICH组24例与非sICH组225例。比较sICH组与非sICH组一般资料及系统性炎性指标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ICH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验证组数据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sICH组心房颤动、入院时脑白质疏松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sICH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水平明显低于非sI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IHSS评分、NLR、LMR、PLR、C反应蛋白预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sICH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0.638、0.695、0.725、0.686(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系统性炎性指标NLR、LMR、PLR、C反应蛋白水平及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入院时脑白质疏松情况均是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sIC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0.01)。基于系统性炎性指标及其他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sICH发生的一致性指数为0.951(95%CI:0.918~0.985),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模型预测验证组患者sICH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80(95%CI:0.956~1.000)。结论基于系统性炎性指标NLR、LMR、PLR、C反应蛋白及其他主要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老年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sICH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