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治未病
中药湿热敷
下肢深静脉血栓
摘要: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改良中药湿热敷预防脑梗死急性期偏瘫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效果,为改良中药湿热敷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偏瘫后LEDV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中药湿热敷技术。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4d后观察2组患者D-二聚体、股静脉和肌间静脉血流速度的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干预14d后2组患者LEDVT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年龄为(68.90±6.30)岁,男19例,女12例。观察组年龄为(70.52±8.69)岁,男18例,女13例。干预前,2组的D-二聚体水平、股静脉和肌间静脉的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4d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为0.56(0.44,0.73)mg/L,低于对照组的0.68(0.54,0.8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P<0.05);观察组股静脉、肌间静脉的血流速度分别为(24.48±9.25)、(14.08±3.59)cm/s,优于对照组的(16.64±4.70)、(12.32±2.61)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2.21,均P<0.05);观察组LEDVT发生率为3.23%(1/31),低于对照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论运用改良中药湿热敷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D-二聚体水平,提高偏瘫侧下肢股静脉、肌间静脉血流速度,可有效预防LEDV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