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凝血标志物
脑梗死
早期诊断
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早期凝血标志物水平,分析其对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以及同期4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所有受检对象的凝血标志物指标[包括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组(25例)、中度组(20例)、轻度组(15例);根据病灶大小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大梗死组(16例)、中梗死组(18例)、小梗死组(26例);比较各组凝血标志物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抗凝血酶-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抗凝血酶-Ⅲ:(71.92±13.33)%比(113.83±12.27)%,纤维蛋白原(g/L):6.53±1.15比3.12±0.48,FDP(mg/L):7.03±1.27比3.54±0.68,D-二聚体(mg/L):5.50±1.58比0.41±0.10,均P<0.05]。小梗死、中梗死、大梗死组的抗凝血酶-Ⅲ水平逐渐降低,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凝血酶-Ⅲ:(78.25±5.36)%、(71.61±5.50)%、(60.19±6.75)%,纤维蛋白原(g/L):5.13±0.54、5.71±0.68、6.80±0.93,FDP(mg/L):6.16±0.53、7.42±0.89、8.49±0.62,D-二聚体(mg/L):3.86±0.43、4.87±0.30、6.93±1.28,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抗凝血酶-Ⅲ水平逐渐降低,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凝血酶-Ⅲ:(76.84±5.68)%、(67.20±3.49)%、(56.07±5.82)%,纤维蛋白原(g/L):5.30±0.57、6.32±0.89、6.85±1.08,FDP(mg/L):6.53±0.78、7.96±0.87、8.69±0.52,D-二聚体(mg/L):4.14±0.51、5.63±0.57、7.57±1.35,均P<0.05]。结论早期诊断脑梗死患者可对其凝血标志物进行检验,有助于明确疾病情况,开展临床治疗,同时凝血标志物指标可对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反馈作用,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并检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