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针刺
脑出血
铁死亡
m6A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百会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出血(ICH)小鼠脑组织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及铁死亡的影响,探讨针刺促进ICH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8只。予自体血注入右尾状核处诱导小鼠ICH模型。针刺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针刺“百会”30 min,每12 h 1次,共7 d。造模前和干预后进行悬线测试和平衡行走测试评价小鼠神经功能行为学;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m6A-seq测序分析ICH小鼠脑组织m6A甲基化修饰差异基因;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3(Sirt)3分别与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在神经元中的荧光阳性共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Gpx4、Sirt3的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示,模型组脑组织出现细胞核固缩、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水肿及坏死;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细胞水肿、坏死及炎性浸润现象明显改善。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vs假手术组筛选出592个差异基因,针刺组vs模型组筛选出849个差异基因,再与具有抑制铁死亡作用的基因取交集得到5个抑制铁死亡基因,即荷电多囊泡体蛋白(Chmp)1a、Chmp6、谷氧还蛋白(Glrx)5、Gpx4、Sirt3。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悬线测试和平衡行走测试得分,脑组织Chmp1a、Chmp6、Glrx5、Gpx4、Sirt3基因表达水平,Gpx4/NeuN、Sirt3/NeuN共表达荧光强度,Gpx4、Sirt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经过7 d的针刺干预,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悬线测试和平衡行走测试得分,脑组织Chmp1a、Chmp6、Glrx5、Gpx4、Sirt3基因表达水平,Gpx4/NeuN、Sirt3/NeuN共表达荧光强度,Gpx4、Sir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ICH小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其可能机制与恢复脑组织m6A RNA修饰及基因表达水平,促进小鼠脑组织铁死亡抗氧化相关蛋白Gpx4、Sirt3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