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垂体腺瘤
肿瘤特征
视觉功能
预后
摘要:
目的:
患者的视力丧失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就是由肿瘤占位所导致的眼球运动的障碍和视觉功能受损。故本研究收集了184位垂体大腺瘤和巨大腺瘤患者的临床数据,来探索这些患者术前视觉功能受损的因素,并进一步对其中术前有视觉障碍的122名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来探索患者术后视觉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184例垂体大腺瘤及巨大腺瘤患者,数据通过回顾性收集获取。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分组、病程等;收集影像学资料,包括肿瘤的最大直径、肿瘤体积、肿瘤Hardy分级以及肿瘤Knosp分级等;收集手术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术中有无脑脊液漏和肿瘤切除程度;收集视觉功能资料,即视力障碍评分(VIS)和VIS评分分组情况。有122位患者术前存在视觉功能障碍,在术后第7天进行视力视野功能检查并根据术后VIS评分的组别是否下降将入组患者分为术后视力视野明显恢复组或术后视力视野无明显恢复组。在术前存在视觉功能障碍的122位患者中,有36人在术后出现了视觉功能改善,另有86人在术后7天内视觉功能改善并不明显。在术后4个月再次检查患者视力视野,将结果与术前和术后第7天数据进行比较,探讨视觉功能改善情况与时间的关联。在本研究通过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一步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术前患者视觉功能受损和术后视觉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1、纳入研究的184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是年龄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为50.50(42.00,55.00);男性82人,女性102人;垂体大腺瘤136例,巨大腺瘤48例;肿瘤最大直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为2.40(2.10,3.05);在腺瘤Knosp分级中0~2级111人(60.3%)、3~4级73人(39.7%),肿瘤Hardy分级中1~2级109人(59.2%),3~5级75人(40.8%);无功能型腺瘤155例(84.2%),功能型腺瘤29例(15.8%);术前视觉轻度损伤115人,中度损伤47人,严重损伤17人,完全损伤5人。
2、在收集的184位垂体瘤患者中,术前视觉功能正常62人,存在视觉功能障碍者122人。对比两组数据,在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Hardy分级以及肿瘤体积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病程、BMI分组、肿瘤是否有功能、腺瘤Knosp分级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将与术前视觉功能受损显著相关的4项临床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得到年龄越大(P=0.002)、肿瘤最大直径越大(P=0.012)和肿瘤Hardy分级越高(P=0.003)是患者术前视力视野缺损的独立影响因素。
3、对术前存在视觉功能障碍的122名病人进行随访,术后1周有36名患者视觉功能明显改善,另外86名病人术后1周视觉功能改善不显著。对比两组数据发现,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Hardy分级和术前VIS评分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和术前VIS评分是患者术后视觉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
4、后续随访发现,122名术前存在视觉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术后1周视觉功能改善率为29.51%(36/122),到术后4个月视觉功能改善率上升至38.52%(47/122)。
结论:
1.垂体瘤患者在术前是否出现视觉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和Hardy分级。年龄和最大直径越大,Hardy分级越高,术前出现视觉损伤的风险越大。
2.对术前存在视觉障碍的122名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最大直径、年龄和术前VIS评分是影响患者术后视觉恢复的独立因素。直径和年龄越小,术前VIS评分越高,患者术后视觉明显改善的可能性越大。
3.术后1周内是视觉恢复最明显的阶段,随后恢复速度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