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脑梗死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治疗结果
摘要:
目的探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后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EVT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90 d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VT后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从2家卒中中心总共纳入156例接受EVT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男性81例(51.9%),年龄(73.32±9.68)岁。69例(44.2%)转归良好,87例(55.8%)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表明,转归良好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股动脉穿刺至再灌注时间、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基线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核心梗死体积、缺血半暗带体积、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术后任何颅内出血及有症状颅内出血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10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0~1.213;P=0.029]、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OR 1.014,95%CI 1.000~1.028;P=0.048)、发病至入院时间(OR 1.006,95%CI 1.003~1.009;P<0.001)、核心梗死体积(OR 1.043,95%CI 1.004~1.084;P=0.029)以及mTICI<2b级(OR 10.117,95%CI 1.896~53.983;P=0.007)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线ASPECTS(OR 0.976,95%CI 0.961~0.991;P=0.002)和缺血半暗带体积(OR 0.359,95%CI 0.203~0.634;P<0.001)是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对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较高的基线NIHSS评分、较长的发病至入院时间和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较大的核心梗死体积、mTICI<2b级与EVT后转归不良相关,而较高的基线ASPECTS和较大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转归良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