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灌注成像(PWI)定量参数对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36~79(56.4±6.5)岁,体质量指数(BMI)21.16~30.87(24.93±2.11)kg/m^(2)。患者均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行DTI与PWI检查。根据患者治疗后3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进行分组,mRS评分0~2分的患者47例纳入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6分的患者23例纳入预后不良组。观察指标:(1)分析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DTI与PWI影像结果。(2)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合并基础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治疗后的梗死区DTI定量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和PWI定量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3)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TI定量参数、PWI定量参数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果:(1)与对侧大脑镜像区域相比,梗死区域的FA值与ADC值降低,rCBV、rCBF减少,rTTP、rMTT延迟。(2)预后不良组的FA、ADC、rCBV、rCBF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rTTP、rMTT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 OR=1.791,95% CI:1.232~2.605)、ADC( OR=1.900,95% CI:1.242~2.908)、rCBV( OR=2.104,95% CI:1.282~3.455)、rCBF( OR=2.143,95% CI:1.221~3.760)、rTTP( OR=2.002,95% CI:1.298~3.087)及rMTT( OR=2.046,95% CI:1.283~3.262)均是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P值均<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FA、ADC、rCBV、rCBF、rTTP、rMTT均能预测患者rt-PA溶栓治疗预后不良,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824、0.821、0.870、0.805、0.846;联合检测的AUC(95% CI)为0.990(0.970~0.999)、灵敏度为0.979、特异度为0.957,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检测。 结论:DTI联合PWI定量参数对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